《定情诗》
年代:魏晋 作者: 繁钦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张祜·送别诗(1首)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代表人物:李白、王维、王昌龄、刘长卿、王勃、岑参、高适、骆宾王
- 作者:
- 全部
- 李白(22)
- 王维(14)
- 高适(9)
- 刘长卿(9)
- 岑参(7)
- 杜甫(7)
- 王昌龄(7)
- 孟浩然(6)
- 韩愈(6)
- 王勃(5)
- 白居易(4)
- 李颀(3)
- 贾岛(3)
- 柳宗元(3)
- 杜牧(3)
- 杜荀鹤(2)
- 卢纶(2)
- 齐己(2)
- 韦应物(2)
- 许浑(2)
- 郑愔(2)
- 皇甫冉(2)
- 骆宾王(2)
- 贯休(1)
- 张泌(1)
- 司空曙(1)
- 杜审言(1)
- 皇甫曾(1)
- 徐铉(1)
- 郑锡(1)
- 杨志坚(1)
- 刘燕哥(1)
- 韩琮(1)
- 严维(1)
- 栖蟾(1)
- 杨巨源(1)
- 李嘉祐(1)
- 张籍(1)
- 李贺(1)
- 赵蕃(1)
- 孟郊(1)
- 任华(1)
- 钱起(1)
- 李益(1)
- 王建(1)
- 王之涣(1)
- 贾至(1)
- 张祜(1)
- 杨炯(1)
- 陈子昂(1)
- 温庭筠(1)
- 包融(1)
- 李商隐(1)
- 刘禹锡(1)
- 郎士元(1)
- 张说(1)
- 卢照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