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石曼卿文》
年代:宋代 作者: 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陈子昂·送别诗(1首)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代表人物:李白、王维、王昌龄、刘长卿、王勃、岑参、高适、骆宾王
- 作者:
- 全部
- 李白(22)
- 王维(14)
- 高适(9)
- 刘长卿(9)
- 岑参(7)
- 杜甫(7)
- 王昌龄(7)
- 孟浩然(6)
- 韩愈(6)
- 王勃(5)
- 白居易(4)
- 李颀(3)
- 贾岛(3)
- 柳宗元(3)
- 杜牧(3)
- 杜荀鹤(2)
- 卢纶(2)
- 齐己(2)
- 韦应物(2)
- 许浑(2)
- 郑愔(2)
- 皇甫冉(2)
- 骆宾王(2)
- 贯休(1)
- 张泌(1)
- 司空曙(1)
- 杜审言(1)
- 皇甫曾(1)
- 徐铉(1)
- 郑锡(1)
- 杨志坚(1)
- 刘燕哥(1)
- 韩琮(1)
- 严维(1)
- 栖蟾(1)
- 杨巨源(1)
- 李嘉祐(1)
- 张籍(1)
- 李贺(1)
- 赵蕃(1)
- 孟郊(1)
- 任华(1)
- 钱起(1)
- 李益(1)
- 王建(1)
- 王之涣(1)
- 贾至(1)
- 张祜(1)
- 杨炯(1)
- 陈子昂(1)
- 温庭筠(1)
- 包融(1)
- 李商隐(1)
- 刘禹锡(1)
- 郎士元(1)
- 张说(1)
- 卢照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