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醉太平 寄情》
年代:元代 作者: 查德卿
钗分凤凰,衾剩鸳鸯,锦笺遗恨爱花香,写新愁半张。晚妆楼阁空凝望,旧
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
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
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把花枝笑捻。千金曾许如花面,半
生未了看花愿,一春长费买花钱。风流少年。 清名
先生子陵,隐者渊明,南州旧隐老云卿,为清高显名。一个向七里滩曾受君
王聘,一个向五柳庄终受彭泽令,一个向百花洲不受宋朝征,与巢由共清。
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
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
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把花枝笑捻。千金曾许如花面,半
生未了看花愿,一春长费买花钱。风流少年。 清名
先生子陵,隐者渊明,南州旧隐老云卿,为清高显名。一个向七里滩曾受君
王聘,一个向五柳庄终受彭泽令,一个向百花洲不受宋朝征,与巢由共清。

(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舒和》 佚名·唐代金枝羽部彻清歌,瑶台肃穆笙磬罗。谐音遍响合明意,万类昭融灵应多。
- 2、《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寿和》 佚名·唐代工祝致告,徽音不遐。酒醴咸旨,馨香具嘉。受釐献祉,永庆邦家。
- 3、《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坤元》 佚名·唐代於穆先后,丽圣称崇。母临万宇,道被六宫。昌时协庆,理内成功。殷荐明德,传芳国风。
- 4、《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雍和》 佚名·唐代我将我享,尽明而诚。载芬黍稷,载涤牺牲。懿矣元良,万邦以贞。心乎爱敬,若睹容声。
- 5、《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肃和》 佚名·唐代诚心达,娱乐分。升箫膋,郁氛氲。茅既缩,鬯既薰。后来思,福如云。
- 6、《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永和》 佚名·唐代穆清庙,荐严禋。昭礼备,和乐新。望灵光,集元辰。祚无极,享万春。
- 7、《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送神》 佚名·唐代玉帛仪大,金丝奏广。灵应有孚,冥征不爽。降彼休福,歆兹禋享。送乐有章,神麾其上。
- 8、《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迎神》 佚名·唐代月灵降德,坤元授光。娥英比秀,任姒均芳。瑶台荐祉,金屋延祥。迎神有乐,歆此嘉芗。
- 9、《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祝钦明·唐代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 10、《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雍和》 员半千·唐代孝享云毕,惟彻有章。云感玄羽,风凄素商。瞻望神座,祗恋匪遑。礼终乐阕,肃雍锵锵。
- 11、《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 佚名·唐代烟燎升,礼容彻。诚感达,人神悦。灵贶彰,圣情结。玉座寂,金炉歇。
- 12、《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休》 佚名·唐代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伟哉帝道隆,终始常作则。
- 13、《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融》 佚名·唐代道和气兮袭氤氲,宣皇规兮彰圣神。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
- 14、《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隆》 佚名·唐代恭祀上帝,于国之阳。爵醴是荷,鸿基永昌。
- 15、《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熙》 佚名·唐代哲后躬享,旨酒斯陈。王恭无斁,严祀维夤。皇祖以配,大孝以振。宜锡景福,永休下民。
- 16、《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肃》 佚名·唐代笾豆簠簋,黍稷非馨。懿兹彝器,厥德惟明。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繇此无体,期乎永宁。
- 17、《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平》 佚名·唐代天命降鉴,帝德惟馨。享祀不忒,礼容孔明。奠璧布币,荐神献精。神祐以答,敷锡永宁。
- 18、《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顺》 佚名·唐代圣皇戾止,天步舒迟。乾乾睿相,穆穆皇仪。进退必肃,陟降是祗。六变克协,万灵协随。
- 19、《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 赵光逢·唐代就阳位,升圆丘。佩双玉,御大裘。膺天命,拥神休。万灵感,百禄遒。秉黄钺,建朱旗。震八表,清二仪。帝业显,王道夷。受景命,启皇基。开九门,怀百神。通肸蚃,接氤氲。明粢荐,广乐陈。奠嘉璧,燎芳薪。膺宝图,执左契。德应天,圣飨帝。荐表衷,荷灵惠。寿万年,祚百世。惟德动天,有感必通。秉兹一德,禋于六宗。钦夤宝命,恭肃礼容。来顾来享,永穆皇风。天惟佑德,辟乃奉天。交感斯在,昭事罔愆。岁功已就,王道无偏。于焉报本,是用告虔。
- 20、《舞曲歌辞。凯乐歌辞。君臣同庆乐》 佚名·唐代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