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
年代:唐代 作者: 白居易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元结·唐诗三百首(2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 年代:
- 全部
- 唐代(318)
- 作者:
- 全部
- 杜甫(40)
- 李白(34)
- 王维(28)
- 李商隐(24)
- 孟浩然(15)
- 韦应物(12)
- 杜牧(10)
- 刘长卿(10)
- 王昌龄(8)
- 李颀(7)
- 岑参(7)
- 卢纶(6)
- 白居易(6)
- 柳宗元(5)
- 张九龄(5)
- 张祜(5)
- 元稹(4)
- 韩愈(4)
- 刘禹锡(4)
- 温庭筠(4)
- 崔颢(4)
- 司空曙(3)
- 钱起(3)
- 李益(3)
- 韩翃(3)
- 马戴(2)
- 王之涣(2)
- 常建(2)
- 崔涂(2)
- 沈佺期(2)
- 祖咏(2)
- 刘方平(2)
- 韦庄(2)
- 孟郊(2)
- 高适(2)
- 许浑(2)
- 宋之问(2)
- 朱庆馀(2)
- 元结(2)
- 王翰(1)
- 郑畋(1)
- 陈陶(1)
- 丘为(1)
- 张旭(1)
- 陈子昂(1)
- 张乔(1)
- 裴迪(1)
- 杜荀鹤(1)
- 王勃(1)
- 戴叔伦(1)
- 韩偓(1)
- 柳中庸(1)
- 王湾(1)
- 李端(1)
- 西鄙人(1)
- 秦韬玉(1)
- 权德舆(1)
- 刘昚虚(1)
- 薛逢(1)
- 李隆基(1)
- 张继(1)
- 骆宾王(1)
- 张泌(1)
- 杜秋娘(1)
- 崔曙(1)
- 綦毋潜(1)
- 杜审言(1)
- 贾岛(1)
- 王建(1)
- 金昌绪(1)
- 皇甫冉(1)
- 皎然(1)
- 张籍(1)
- 贺知章(1)
- 1、《贼退示官吏》 元结·唐代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 2、《石鱼湖上醉歌》 元结·唐代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