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木冰记》
年代:清代 作者: 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描写秋天(232首)
- 作者:
- 全部
- 吴文英(15)
- 李白(12)
- 杜甫(8)
- 纳兰性德(6)
- 王维(5)
- 柳永(5)
- 欧阳修(4)
- 白居易(4)
- 杜牧(4)
- 苏轼(4)
- 刘禹锡(4)
- 陆游(4)
- 李煜(3)
- 朱栴(3)
- 韦应物(3)
- 陶渊明(3)
- 范仲淹(3)
- 江淹(2)
- 蒋捷(2)
- 王昌龄(2)
- 李清照(2)
- 周密(2)
- 张可久(2)
- 张仲素(2)
- 元好问(2)
- 晏几道(2)
- 李觏(2)
- 孟浩然(2)
- 孟郊(2)
- 张辑(2)
- 岑参(2)
- 秦观(2)
- 温庭筠(2)
- 李商隐(2)
- 周邦彦(2)
- 司空图(1)
- 孙道绚(1)
- 刘基(1)
- 李梦阳(1)
- 石孝友(1)
- 李密(1)
- 张抡(1)
- 冯延巳(1)
- 曾几(1)
- 李百药(1)
- 王禹偁(1)
- 李珣(1)
- 刘长卿(1)
- 陈师道(1)
- 汪藻(1)
- 龚自珍(1)
- 周之琦(1)
- 皇甫松(1)
- 张炎(1)
- 刘过(1)
- 姜夔(1)
- 程颢(1)
- 徐昌图(1)
- 赵嘏(1)
- 吴西逸(1)
- 徐玑(1)
- 钱惟演(1)
- 曹元用(1)
- 曹元用(1)
- 李密(1)
- 朱淑真(1)
- 杨万里(1)
- 洪适(1)
- 李贺(1)
- 王恽(1)
- 辛弃疾(1)
- 黄庭坚(1)
- 许浑(1)
- 赵蕃(1)
- 徐灿(1)
- 张翰(1)
- 宋之问(1)
- 张继(1)
- 高蟾(1)
- 史达祖(1)
- 杨无咎(1)
- 张谓(1)
- 刘彻(1)
- 张九龄(1)
- 黄升(1)
- 柳宗元(1)
- 任希古(1)
- 苏颋(1)
- 王闿运(1)
- 张淑芳(1)
- 孔绍安(1)
- 厉鹗(1)
- 范成大(1)
- 郑思肖(1)
- 李攀龙(1)
- 谭用之(1)
- 杨冠卿(1)
- 王士祯(1)
- 牛希济(1)
- 罗邺(1)
- 田锡(1)
- 朱庭玉(1)
- 羊士谔(1)
- 薛昂夫(1)
- 曹丕(1)
- 曹雪芹(1)
- 周德清(1)
- 薛昭蕴(1)
- 顾夐(1)
- 马致远(1)
- 蔡挺(1)
- 王勃(1)
- 戴叔伦(1)
- 阎选(1)
- 白朴(1)
- 张籍(1)
- 苏庠(1)
- 马戴(1)
- 王绩(1)
- 朱熹(1)
- 孙光宪(1)
- 揭傒斯(1)
- 葛胜仲(1)
- 晏殊(1)
- 许古(1)
- 王沂孙(1)
- 王国维(1)
- 张孝祥(1)
- 王安石(1)
- 贺铸(1)
- 王夫之(1)
- 顾敻(1)
- 钱起(1)
- 李益(1)
- 姚合(1)
- 1、《塞上曲》 田锡·宋代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 2、《酬刘柴桑》 陶渊明·魏晋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3、《秋词》 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天净沙·秋》 白朴·元代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5、《早秋三首·其一》 许浑·唐代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 6、《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清代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 7、《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8、《江上》 王士祯·清代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 9、《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明代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10、《村行》 王禹偁·宋代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11、《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孙道绚·宋代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 12、《声声慢·秋声》 蒋捷·宋代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 13、《生查子·秋社》 吴文英·宋代当楼月半奁,曾买菱花处。愁影背阑干,素发残风露。 神前鸡酒盟,歌断秋香户。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 14、《鹧鸪天·化度寺作》 吴文英·宋代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 15、《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吴文英·宋代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 16、《诉衷情·秋情》 吴文英·宋代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
- 17、《浣溪沙·秋情》 吴文英·宋代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 18、《庆春宫·秋感》 吴文英·宋代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 19、《解连环·秋情》 吴文英·宋代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 20、《瑞鹤仙·秋感》 吴文英·宋代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