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
年代:明代 作者: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司马光·婉约诗(1首)
- 作者:
- 全部
- 苏轼(14)
- 辛弃疾(11)
- 秦观(10)
- 李清照(9)
- 周邦彦(8)
- 纳兰性德(7)
- 晏殊(7)
- 吴文英(7)
- 史达祖(6)
- 朱彝尊(6)
- 柳永(6)
- 陆游(6)
- 张孝祥(5)
- 贺铸(5)
- 韦庄(5)
- 欧阳修(5)
- 毛滂(5)
- 李煜(5)
- 冯延巳(5)
- 张炎(5)
- 姜夔(5)
- 吴锡麒(4)
- 温庭筠(4)
- 朱淑真(4)
- 陈维崧(4)
- 黄升(4)
- 晏几道(4)
- 张先(4)
- 陈子龙(4)
- 蒋捷(4)
- 孙光宪(3)
- 范成大(3)
- 刘辰翁(3)
- 项鸿祚(3)
- 陈克(3)
- 李存勖(3)
- 王士祯(3)
- 宋祁(3)
- 文廷式(3)
- 张泌(3)
- 魏夫人(3)
- 牛峤(3)
- 厉鹗(3)
- 龚自珍(3)
- 刘克庄(3)
- 石孝友(3)
- 欧阳炯(3)
- 刘基(3)
- 陈亮(3)
- 顾贞观(3)
- 蒋春霖(3)
- 赵长卿(3)
- 高鹗(3)
- 皇甫松(2)
- 刘过(2)
- 晁端礼(2)
- 刘铉(2)
- 赵令畤(2)
- 吕渭老(2)
- 吴绮(2)
- 李好古(2)
- 刘禹锡(2)
- 司空图(2)
- 董士锡(2)
- 廖世美(2)
- 汪莘(2)
- 尹鹗(2)
- 韩偓(2)
- 屈大均(2)
- 周紫芝(2)
- 汪藻(2)
- 李珣(2)
- 林逋(2)
- 惠洪(2)
- 杨无咎(2)
- 庄棫(2)
- 毛奇龄(2)
- 严仁(2)
- 吴激(2)
- 吕本中(2)
- 白居易(2)
- 薛时雨(2)
- 吴翌凤(2)
- 王鹏运(2)
- 牛希济(2)
- 谢逸(2)
- 顾夐(2)
- 毛熙震(2)
- 魏承班(2)
- 杨基(2)
- 高观国(2)
- 谭献(2)
- 张辑(2)
- 李璟(2)
- 顾德辉(2)
- 龚翔麟(2)
- 朱孝臧(2)
- 和凝(2)
- 元好问(2)
- 仲殊(2)
- 夏完淳(2)
- 虞集(2)
- 周密(2)
- 范仲淹(2)
- 王夫之(2)
- 程垓(2)
- 宋徵舆(2)
- 张惠言(2)
- 李重元(2)
- 张翥(2)
- 曹组(2)
- 苏庠(2)
- 王沂孙(2)
- 王国维(2)
- 黄公度(1)
- 赵佶(1)
- 聂胜琼(1)
- 夏言(1)
- 俞国宝(1)
- 汤允绩(1)
- 陈霆(1)
- 王建(1)
- 幼卿(1)
- 李隆基(1)
- 何梦桂(1)
- 董以宁(1)
- 叶小鸾(1)
- 何大圭(1)
- 王蕴章(1)
- 薛昭蕴(1)
- 周济(1)
- 秋瑾(1)
- 徐君宝妻(1)
- 吕岩(1)
- 张榘(1)
- 张埜(1)
- 刘著(1)
- 阎选(1)
- 钱枚(1)
- 蔡松年(1)
- 武则天(1)
- 沈蔚(1)
- 王观(1)
- 许棐(1)
- 侯文曜(1)
- 方以智(1)
- 朱服(1)
- 司马光(1)
- 谢绛(1)
- 蒋元龙(1)
- 杨冠卿(1)
- 卢祖皋(1)
- 俞樾(1)
- 黄孝迈(1)
- 彭孙遹(1)
- 萨都剌(1)
- 曹雪芹(1)
- 李廌(1)
- 钱惟演(1)
- 孔夷(1)
- 张景祁(1)
- 赵可(1)
- 赵鼎(1)
- 麦孟华(1)
- 蒋氏女(1)
- 梁启超(1)
- 洪咨夔(1)
- 李慈铭(1)
- 汪懋麟(1)
- 吴澄(1)
- 晁补之(1)
- 杜安世(1)
- 吴伟业(1)
- 赵彦端(1)
- 徐有贞(1)
- 章良能(1)
- 左辅(1)
- 王诜(1)
- 阿鲁威(1)
- 淮上女(1)
- 张宏范(1)
- 王清惠(1)
- 刘燕哥(1)
- 张大烈(1)
- 金章宗(1)
- 陈洵(1)
- 祖可(1)
- 周之琦(1)
- 陈继儒(1)
- 刘长卿(1)
- 向滈(1)
- 杨炎正(1)
- 陈师道(1)
- 孙惟信(1)
- 王禹偁(1)
- 王世贞(1)
- 张元干(1)
- 梅尧臣(1)
- 李弥逊(1)
- 黄公绍(1)
- 王之道(1)
- 曾允元(1)
- 孙道绚(1)
- 郑燮(1)
- 管鉴(1)
- 王庭筠(1)
- 葛长庚(1)
- 王雱(1)
- 周晋(1)
- 严蕊(1)
- 宋琬(1)
- 康与之(1)
- 凌廷堪(1)
- 黄庭坚(1)
- 毛文锡(1)
- 章楶(1)
- 顾彩(1)
- 况周颐(1)
- 完颜璹(1)
- 郑文焯(1)
- 刘迎(1)
- 李冠(1)
- 李之仪(1)
- 李清臣(1)
- 文天祥(1)
- 叶清臣(1)
- 司马槱(1)
- 佟世南(1)
- 寇准(1)
- 杨慎(1)
- 张耒(1)
- 陈凤仪(1)
- 万俟咏(1)
- 徐昌图(1)
- 俞彦(1)
- 张曙(1)
- 文征明(1)
- 吴淑姬(1)
- 段克己(1)
- 曾觌(1)
- 李持正(1)
- 1、《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宋代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