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年代:唐代 作者: 白居易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答宠光。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场。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会应归去在,松菊莫教荒。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答宠光。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场。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会应归去在,松菊莫教荒。

高适·送别诗(9首)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代表人物:李白、王维、王昌龄、刘长卿、王勃、岑参、高适、骆宾王
- 作者:
- 全部
- 李白(22)
- 苏轼(17)
- 辛弃疾(14)
- 王维(14)
- 高适(9)
- 刘长卿(9)
- 吴文英(8)
- 杜甫(7)
- 王昌龄(7)
- 岑参(7)
- 黄庭坚(6)
- 韩愈(6)
- 孟浩然(6)
- 王勃(5)
- 白居易(4)
- 王恽(4)
- 纳兰性德(3)
- 周邦彦(3)
- 杜牧(3)
- 柳宗元(3)
- 贾岛(3)
- 陆游(3)
- 李颀(3)
- 宋濂(2)
- 司马光(2)
- 韦应物(2)
- 欧阳修(2)
- 林逋(2)
- 骆宾王(2)
- 许浑(2)
- 晏殊(2)
- 郑愔(2)
- 贺铸(2)
- 皇甫冉(2)
- 杨万里(2)
- 杜荀鹤(2)
- 张元干(2)
- 高启(2)
- 卢纶(2)
- 何逊(2)
- 刘克庄(2)
- 齐己(2)
- 郑思肖(1)
- 温庭筠(1)
- 包融(1)
- 梅尧臣(1)
- 家铉翁(1)
- 夏竦(1)
- 杨炎正(1)
- 陈师道(1)
- 周紫芝(1)
- 黄大临(1)
- 吴潜(1)
- 袁宏道(1)
- 贾至(1)
- 张祜(1)
- 杨炯(1)
- 陈子昂(1)
- 陈凤仪(1)
- 李商隐(1)
- 刘禹锡(1)
- 周端臣(1)
- 赵汝愚(1)
- 陈亮(1)
- 孟郊(1)
- 郎士元(1)
- 张说(1)
- 吴泳(1)
- 卢照邻(1)
- 寇准(1)
- 朱淑真(1)
- 李贺(1)
- 刘辰翁(1)
- 曹植(1)
- 郑文宝(1)
- 张籍(1)
- 刘仙伦(1)
- 何大圭(1)
- 王安石(1)
- 吴大有(1)
- 赵蕃(1)
- 王观(1)
- 李益(1)
- 韩元吉(1)
- 王建(1)
- 张翥(1)
- 孙光宪(1)
- 王之涣(1)
- 詹玉(1)
- 王以宁(1)
- 岳飞(1)
- 韦庄(1)
- 张先(1)
- 庾信(1)
- 杜审言(1)
- 顾敻(1)
- 钱起(1)
- 王守仁(1)
- 李嘉祐(1)
- 司空曙(1)
- 郭麐(1)
- 边贡(1)
- 皇甫曾(1)
- 徐铉(1)
- 郑锡(1)
- 杨志坚(1)
- 刘燕哥(1)
- 韩琮(1)
- 孙洙(1)
- 张宁(1)
- 严维(1)
- 栖蟾(1)
- 杨巨源(1)
- 李攀龙(1)
- 任华(1)
- 范成大(1)
- 何梦桂(1)
- 周密(1)
- 范云(1)
- 贯休(1)
- 张泌(1)
- 洪咨夔(1)
- 1、《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唐代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 2、《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高适·唐代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 3、《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高适·唐代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4、《赠别王十七管记》 高适·唐代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 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我行将悠缅,及此还羁滞。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眇忆青岩栖,宁忘褐衣拜。 自言爱水石,本欲亲兰蕙。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恒深取与分,孰慢平生契。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沦替。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
- 5、《宋中送族侄式颜》 高适·唐代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 6、《送浑将军出塞》 高适·唐代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 7、《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唐代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8、《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唐代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 9、《送魏八》 高适·唐代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