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年代:宋代 作者: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高启·感伤(2首)
- 作者:
- 全部
- 纳兰性德(15)
- 李白(9)
- 苏轼(5)
- 王安石(4)
- 吴文英(4)
- 晏几道(4)
- 李清照(3)
- 杜甫(3)
- 李煜(3)
- 辛弃疾(3)
- 李商隐(3)
- 温庭筠(3)
- 刘禹锡(2)
- 韦庄(2)
- 萨都剌(2)
- 陆游(2)
- 高启(2)
- 向子諲(2)
- 邓剡(2)
- 顾敻(2)
- 周密(2)
- 王维(2)
- 张继(2)
- 高蟾(1)
- 史达祖(1)
- 陈与义(1)
- 郭麐(1)
- 范云(1)
- 白居易(1)
- 舒頔(1)
- 吴激(1)
- 陶渊明(1)
- 朱彝尊(1)
- 蔡文姬(1)
- 汤舜民(1)
- 赵善庆(1)
- 张宏范(1)
- 魏大中(1)
- 陆机(1)
- 左纬(1)
- 李德裕(1)
- 刘希夷(1)
- 孟浩然(1)
- 司空曙(1)
- 王夫之(1)
- 黄景仁(1)
- 韦应物(1)
- 陈子龙(1)
- 朱服(1)
- 欧阳修(1)
- 汪元量(1)
- 张俞(1)
- 程垓(1)
- 徐再思(1)
- 丘逢甲(1)
- 王昌龄(1)
- 赵翼(1)
- 晏殊(1)
- 赵佶(1)
- 尹鹗(1)
- 梅尧臣(1)
- 韩偓(1)
- 戴复古(1)
- 秦观(1)
- 岑参(1)
- 叶梦得(1)
- 高翥(1)
- 张炎(1)
- 文征明(1)
- 陈子昂(1)
- 方干(1)
- 刘迎(1)
- 王羲之(1)
- 顾太清(1)
- 何逊(1)
- 周邦彦(1)
- 孙道绚(1)
- 李梦阳(1)
- 况周颐(1)
- 元好问(1)
- 李贺(1)
- 李华(1)
- 徐君宝妻(1)
- 刘辰翁(1)
- 阎选(1)
- 严羽(1)
- 黄庭坚(1)
- 徐灿(1)
- 朱淑真(1)
- 王庭筠(1)
- 王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