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
年代:唐代 作者: 白居易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归有光·生活(1首)
- 作者:
- 全部
- 李白(17)
- 陶渊明(12)
- 苏轼(11)
- 范成大(10)
- 杜甫(9)
- 白居易(8)
- 辛弃疾(8)
- 陆游(8)
- 王安石(7)
- 王维(6)
- 柳宗元(6)
- 李煜(6)
- 刘禹锡(6)
- 岑参(6)
- 杨万里(5)
- 欧阳修(5)
- 王建(5)
- 李清照(4)
- 高适(4)
- 关汉卿(3)
- 纳兰性德(3)
- 秦观(3)
- 柳永(3)
- 韦应物(2)
- 谢枋得(2)
- 朱熹(2)
- 王昌龄(2)
- 吴文英(2)
- 司空曙(2)
- 朱敦儒(2)
- 张九龄(2)
- 左思(2)
- 于鹄(2)
- 王禹偁(2)
- 张衡(2)
- 李珣(2)
- 贺知章(2)
- 郑燮(2)
- 苏舜钦(2)
- 马致远(2)
- 杜荀鹤(2)
- 林升(1)
- 谢逸(1)
- 洪适(1)
- 颜仁郁(1)
- 李贺(1)
- 张乔(1)
- 曹植(1)
- 晁冲之(1)
- 孟郊(1)
- 吴师道(1)
- 温庭筠(1)
- 卢汝弼(1)
- 梅尧臣(1)
- 张耒(1)
- 夏竦(1)
- 李约(1)
- 李梦阳(1)
- 李世民(1)
- 周晋(1)
- 杜牧(1)
- 支遁(1)
- 张蠙(1)
- 卢挚(1)
- 刘长卿(1)
- 翁卷(1)
- 陈师道(1)
- 丘为(1)
- 李纲(1)
- 叶梦得(1)
- 吴淑姬(1)
- 黄裳(1)
- 张炎(1)
- 胡令能(1)
- 张养浩(1)
- 储光羲(1)
- 赵嘏(1)
- 林逋(1)
- 司马相如(1)
- 饶节(1)
- 郭祥正(1)
- 刘秉忠(1)
- 赵师秀(1)
- 李郢(1)
- 归有光(1)
- 王驾(1)
- 綦毋潜(1)
- 谢灵运(1)
- 孟浩然(1)
- 孟宾于(1)
- 卢炳(1)
- 张羽(1)
- 文同(1)
- 萧德藻(1)
- 郭震(1)
- 刘细君(1)
- 黄图安(1)
- 蔡琰(1)
- 梁鸿(1)
- 吴嘉纪(1)
- 张文规(1)
- 张华(1)
- 张淑芳(1)
- 曹德(1)
- 韦庄(1)
- 曹丕(1)
- 秦韬玉(1)
- 元好问(1)
- 王士祯(1)
- 宋自逊(1)
- 晏几道(1)
- 张先(1)
- 司马光(1)
- 李颀(1)
- 鲍照(1)
- 王炎(1)
- 刘义庆(1)
- 常慧(1)
- 郑谷(1)
- 晏殊(1)
- 许古(1)
- 王国维(1)
- 皎然(1)
- 张籍(1)
- 左丘明(1)
- 卢思道(1)
- 曹勋(1)
- 孙光宪(1)
- 张玉娘(1)
- 蒋捷(1)
- 姚合(1)
- 王绩(1)
- 萧纲(1)
- 李益(1)
- 范仲淹(1)
- 张孜(1)
- 曹操(1)
- 崔颢(1)
- 王磐(1)
- 晁补之(1)
- 吴均(1)
- 唐寅(1)
- 1、《项脊轩志》 归有光·明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