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75首)
- 年代:
- 全部
- 作者:
- 全部
- 1、《车遥遥》 张祜·唐代东方曨曨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闺门半掩窗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 2、《拔蒲歌》 张祜·唐代拔蒲来,领郎镜湖边。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 3、《秋晚途中作》 张祜·唐代落日驰车道,秋郊思不胜。水云遥断绪,山日半衔棱。远吠邻村处,计想羡他能。
- 4、《夜雨》 张祜·唐代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 5、《溳川寺路》 张祜·唐代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 6、《西江行》 张祜·唐代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 7、《团扇郎》 张祜·唐代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 8、《送蜀客》 张祜·唐代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 9、《游天台山》 张祜·唐代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奔雷撼深谷,下见山脚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昏晨邈千态,恐动非自主。控鹄大梦中,坐觉身栩栩。东溟子时月,却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缕。石梁屹横架,万仞青壁竖。却瞰赤城颠,势来如刀弩。盘松国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攒三,突兀傍耸五。空崖绝凡路,痴立麋与麈。邈峻极天门,觑深窥地户。金庭路非远,徒步将欲举。身乐道家流,惇儒若一矩。行寻白云叟,礼象登峻宇。佛窟绕杉岚,仙坛半榛莽。悬崖与飞瀑,险喷难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琼台下昏侧,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乡,前劳何足数。
- 10、《送徐五纶南行过吴》 顾非熊·唐代吴门东去路三千,到得阊门暂泊船。老父出迎应倒屣,贫居江上信谁传。
- 11、《寄吴山净上人》 顾非熊·唐代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 12、《寄陆隐君》 顾非熊·唐代相思迢递隔重城,鸟散阶前竹坞清。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
- 13、《途次怀归》 顾非熊·唐代陇头禾偃乳乌飞,兀倚征鞍倍忆归。正值江南新酿熟,可容闲却老莱衣。
- 14、《暮春早起》 顾非熊·唐代柳梢暗露滴清晨,帘下偏惊独起人。鶗鴂数声花渐落,园林是处总残春。
- 15、《题王使君片石》 顾非熊·唐代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
- 16、《秋夜长安病后作》 顾非熊·唐代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 17、《瓜洲送朱万言》 顾非熊·唐代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 18、《送内乡张主簿赴任》 顾非熊·唐代松窗久是餐霞客,山县新为主印官。混俗故来分利禄,不教长作异人看。
- 19、《阊门书感》 顾非熊·唐代凫鹥踏波舞,树色接横塘。远近蘼芜绿,吴宫总夕阳。
- 20、《登楼》 顾非熊·唐代登楼一南望,淮树楚山连。见雁无书寄,归吴定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