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m.shangshiwen.com 古诗文网 取消固定
首页 > 诗人列表 > 唐代诗人 > 元稹的诗

元稹的诗词全集、诗集(648首)

元稹简介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查询到元稹的古诗一共648首!
  • 1、《田家词(一作田家行)
  • 唐代·元稹
  •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 2、《织妇词
  • 唐代·元稹
  •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 3、《看花
  • 唐代·元稹
  •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 4、《友封体
  • 唐代·元稹
  • 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桦烛焰高黄耳吠,柳堤风静紫骝声。频频闻动中门锁,桃叶知嗔未敢迎。
  • 5、《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
  • 唐代·元稹
  •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 6、《忆事
  • 唐代·元稹
  • 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又独眠。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
  • 7、《白衣裳二首
  • 唐代·元稹
  •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 8、《舞腰
  • 唐代·元稹
  • 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声自趁娇。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
  • 9、《压墙花
  • 唐代·元稹
  •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 10、《暮秋
  • 唐代·元稹
  •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 11、《桃花
  • 唐代·元稹
  •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 12、《刘、阮妻二首
  • 唐代·元稹
  • 仙洞千年一度闲,等闲偷入又偷回。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沉去不来。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
  • 14、《代九九
  • 唐代·元稹
  • 昔年桃李月,颜色共花宜。回脸莲初破,低蛾柳并垂。望山多倚树,弄水爱临池。远被登楼识,潜因倒影窥。隔林徒想像,上砌转逶迤。谩掷庭中果,虚攀墙外枝。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缡。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才学羞兼妒,何言宠便移。青春来易皎,白日誓先亏。僻性嗔来见,邪行醉后知。别床铺枕席,当面指瑕疵。妾貌应犹在,君情遽若斯。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鸾镜灯前扑,鸳衾手下隳。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努力新丛艳,狂风次第吹。
  • 15、《鱼中素
  • 唐代·元稹
  • 重叠鱼中素,幽缄手自开。斜红馀泪迹,知著脸边来。
  • 16、《和乐天示杨琼
  • 唐代·元稹
  •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 17、《春别
  • 唐代·元稹
  •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 18、《赠双文
  • 唐代·元稹
  •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 19、《新秋
  • 唐代·元稹
  • 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前事风随扇,归心燕在梁。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 20、《月暗
  • 唐代·元稹
  • 月暗灯残面墙泣,罗缨斗重知啼湿。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深殿门重夜漏严,柔□□□□年急。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