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m.shangshiwen.com 古诗文网 取消固定
首页 > 古文典籍 > 孟子 > 第二十节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父母亲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惭愧于天,下不惭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了这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 注释 怍:(zuo作)《论语·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礼记·曲礼》:“容无怍。”《礼记·祭义》:“孝子临尸而不怍。”《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心怍焉。”《说文》:“怍,惭也。从心,作省声。”这里用为惭愧之意。

参考赏析

读解

上章讲了四种人,那么本章所说的君子是哪一种呢?是大人和本性纯真的人的结合。大人之教育儿童,就有一种快乐在里面,尤其是学子之学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心中的快感是无以言表的。本性纯真的人的发达可通行于天下而后才有天下的通行,这里面也有一种教师成功后的快感。第二种快乐就是孟子曾说过的君子坦荡荡的浩然之气。第一种快乐现代人都少有体会了,这是一种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生活方式。而现代人大都浮躁好动,好高骛远,不识人生真谛,以为有了名誉地位财富才幸福才快乐,于是把一生精力投进去,经历了无数的危难和灾患,终生痛苦,即使最后得到名誉地位财富,也是上愧对于天,下愧对于人的。这种人能快乐吗?在第三章里孟子就谈到过“寻求”的问题,比如,想要财富,而且付诸行动,一定就能得到吗?否!这就要看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对了,就能得到财富;行为方式不对,不仅得不到财富而且还会蹲监狱,还会身败名裂。寻求名誉、地位亦是如此,寻求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想象和行动要结合。所以孟子认为,人的一生,心里想的固然重要,然而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更重要!只有行为方式才能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